闲寻诗册应多味

  ——访苏州泰伯庙等


  此标题摘自拙政园绣绮亭上联。


一、泰伯庙

  苏州皋桥公交站往阊门方向走,过皋桥后,街北面有一座桥,叫至德桥(苏州人称泰伯庙桥);桥北有一座古老的石牌坊,叫至德坊,牌坊后面有一座院式庙宇,就是泰伯庙。泰伯庙的二道山门挂着“三吴首祠”的牌匾,说明这是苏州人的祖庙。庙院内正中有至德殿,供奉着季历、泰伯、仲雍,泰伯为主。

  泰伯何许人也?

  三千一百多年前的商朝末期,陕西岐山地区周部落首领周太王(姬姓)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和季历。季历生姬昌(就是日后的周文王),周太王想把首领的位子传给季历,然后再传姬昌。身为长子的泰伯领悟了父亲的意思,于是携二弟仲雍离开部落,来到了当时还是荆蛮之地的无锡一带定居,此一让。

  后来周太王病逝,泰伯与仲雍奔丧,季历与众臣要求泰伯继位。泰伯不受,丧事毕仍返江南,王位乃由季历继位,此二让。

  季历被商暗害后,泰伯又返歧山奔丧,群臣再次要他接位,泰伯仍不肯受,丧事完毕又返回江南,王位由姬昌继任,此三让。

  唐代诗人皮日休云:


  一庙争祠两让君,

  几千年后转清芬。 

  当时尽解称高义,

  谁敢教他莽卓闻。


  孔子对泰伯的三让评价极高:“泰伯其可谓至德矣”,因此就有了至德桥、至德坊、至德殿。

  风格高尚啊,让人不生敬意都不行。此三让也被儒家和史学家们津津乐道大肆宣扬,期望后人能发扬光大。不过这种高尚的风格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可以见到,现在却是凤毛麟角了,不光苏州人自己做不到,全国又有几人能做到?所以,泰伯就永远是我们必须仰望的存在。

  我觉得,泰伯三让奠定了谦和、谦让的中华礼仪和文明,这是一种利在千秋万代的教化之功。如果一个民族为了钱,就摒弃传承了几千年的文明,哪怕这个民族人口再多,也无法称其为某民族人了。所以,现在的中国人如果继续为了钱而忘记和抛弃中华传统文明,那么我们虽然还是像先辈那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其实已经没资格叫做炎黄子孙了。

  泰伯的功劳还在于与江南土著和睦相处,纹身断发打成一片,拓荒耕地,开渎理水,“以石为纸、以炭为笔、以歌为教”,传播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又带领大家筑泰伯城,建句吴国,为江南带来了先进的统治管理方式,使吴地从此脱离原始,步入文明,逐步强盛。句吴国就是吴国的前身,所以说泰伯是吴的先祖。

  在阊门外和火车站也各有一座泰伯的雕像。

泰伯庙至德殿(从左至右:季历、泰伯、仲雍).JPG

泰伯庙至德殿,从左至右:季历、泰伯、仲雍


视频地址:http://www.56.com/u57/v_MTQwNDUxMDM4.html


二、六步桥

  中国数字“六”大写为“陆”,所以六步桥又称陆步桥。

  第一次知道六步桥,是在一次胥门元宵灯会上,彩灯扎的桥,很好看。

  但为什么叫六步桥,它有什么故事呢?在网上查了很久也没查出个名堂,那就亲自去一趟吧。

  于是我就去了。

  下了公交车,高德地图把我引到了一座公路桥边,桥身上写着“陆步桥”,就是这里了。显然,原石拱桥已经被拆除,取而代之的便是这座钢筋水泥的现代桥。桥的附近找不到任何有关的信息,只是在桥的南堍看到了一个人口文化园,园里有一座大型石雕“爱”。

  怏怏而归。

  不过,想起苏州大学南门有一条小巷叫百步街,我走过时数了一下,确实刚好百步。那么,YY一下,六步桥是不是正好六步可以跨越,因此才取了这个桥名呢?但是看那河的宽度,似乎有60多步哦。

  呵呵,我这不是自寻烦恼吗?

陆步桥.JPG陆步桥即六步桥


视频地址:http://www.56.com/u74/v_MTQwNDUwOTY3.html


三、金姬墩

  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进贡了西施之后,吴王夫差便只顾和西施在灵岩山姑苏台享乐游玩,不理政事。夫差的女儿琼姬非常聪慧,她识破了勾践的用心,多次提醒父亲提防勾践,可夫差没有听信她的话,反而受西施挑拨,把琼姬赶到姑苏城东大湖中的一个荒岛上去面湖思过(桃花岛)。后来,越国军队兵临姑苏城下,夫差为了保命,准备把琼姬作为礼物送给勾践请罪求和。琼姬得知这个消息后,痛不欲生,跳湖自尽。后人为了纪念琼姬,便把这个湖叫做“琼姬湖”,把她安葬的地方称为“琼姬墩”。久而久之,“琼姬湖”就被人们称为“金鸡湖”、“琼姬墩”被称为“金姬墩”了。

  高启有诗云:


  骨冷珠襦闭古愁,

  茱萸零落竟谁收?

  青灯自照空庵夜,

  翠辇无归故苑秋。

  麋鹿昔年来废榭,

  牛羊今日上荒丘。

  香魂若解悲亡国,

  莫共西施地下游。


  不过还有另一种说法:

  很久以前,一艘装满稻谷的船在湖上行驶。忽然,一只金光闪闪的大公鸡从天而降,在船上踱来踱去。船夫从未见过如此硕大而耀眼的公鸡,开始很惊恐,不知所措,后来猜测可能金鸡腹中饥饿,在寻找食物,便捧出稻米喂鸡。金鸡吃饱后,飞到岸边一个土堆上,对着船夫点了三下头,最后张开翅膀向天空飞去,在飞经小船时,洒下一片种子。瞬间,湖中长出了一种从未见过的水生植物,姑苏人取名叫芡实。后来,人们为了感谢金鸡送芡实,将此湖命名为金鸡湖,金鸡站立的土堆命名为金鸡墩。

  现在的金姬墩,仅仅就是一个地名,墩早已不见。它的位置在金鸡湖的东南岸、斜塘河入金鸡湖之处,是一个路边公园。它具备苏式公园的一切要素:绿地、乔木、假山、流水、小桥、亭台等等,一样不少。尤其在临湖的步道上极目远眺:动荡不安的湖水、几乎真的可以摸到天的摩天轮、郁郁葱葱的桃花岛和岛上苏州银行的球形大楼、流星一般划过湖面的快艇、湖西岸的大裤衩一样的“东方之门”、湖北岸的长蛇般的金鸡湖大桥……等等,尽入眼帘,真的是一件极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的事。

金姬墩公园.JPG黄昏的金姬墩公园


视频地址:http://www.56.com/u79/v_MTM1ODAxNzU2.html


四、东吴塔

  东吴塔,塔高 168米,是吴中区的最高建筑,老远就可以看见它,真可以说得上是“巍然屹立在蓝天白云之下”。它原是一座电视塔(现在已经不用了),在建筑时,也想让它象上海东方明珠那样兼具观光娱乐的功能,所以,塔身的30米和 100米处,各有拱出的环形透明空间,不过由于当时的设计标准达不到后来的消防要求,环形透明空间不能使用,实在有些遗憾。

  类似于法国埃菲尔铁塔,东吴塔也称得上是吴中区的地标性建筑。它坐落在大运河的北岸,塔南100 米就是横跨大运河的长桥。同时,它又位于东吴路和太湖路交叉口的中心,这个路口把南北向分成东吴南路和东吴北路,东西向分成太湖东路和太湖西路。

  阳光下的东吴塔,雄伟而壮丽,似乎云朵都要从它的腰身飘过。不过最值一提的,却是夜幕中的东吴塔。金碧辉煌不足以形容它,我只能说,它仿佛是一座流光溢彩的天梯直通苍穹,实在是高贵华丽、不可方物,让游人久久不忍离去。为东吴塔设计亮化工程的,就是曾为埃菲尔铁塔以及东方明珠设计过灯光的法国著名设计师帕吉克。

东吴塔.JPG

东吴塔

视频地址:http://www.56.com/u25/v_MTQwNDUwOTE4.html


五、忠王府

  太平天国从揭杆而起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要失败,因为上帝和十字架与中国国情格格不入,得不到广大民众的认同和拥护;而信奉上帝的西方列强也指称太平天国为异端,其说词诡异,不但不符合罗马公教或新教教义,反而是对基督教的侮辱和亵渎,所以西方各国也反对太平天国,使得太平天国就像无根之萍。再加上太平天国内部的极端腐化和腐败,不失败才怪。

  不过就具体的个人来说,忠王李秀成还真个人才。他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将领,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可惜独木难支腐朽的大厦,再加上他碰到了更加卓越的湘军首领曾国藩(呵呵,我们湖南老乡,打仗没得说,无湘不成军啊。但攻破天京后屠城则是对中华民族的犯罪了),只能饮恨南京了。

  作为有赫赫声威的王府,我总觉得忠王府格局太小,后来才知道,现在的苏州博物馆也是原忠王府的一部分。

李秀成像


忠王府会议厅

视频地址:http://www.56.com/u53/v_MTQwNDUzODU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