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D8

左贡-邦达-八宿-然乌-来古村

八宿的油费是整个川藏线上最贵的)

路码表:(左贡兵站15653公里,来古村15968公里)

行程:315公里

 兵站的一夜神秘而又新鲜,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从未有从军经历的人,更加令人回味。昨晚我睡得出奇的香,自从离开上海,踏上西行的旅程后,每个晚上都会间隙性失眠,过度的疲劳和压力严重影响了睡眠,好在还没有什么高原反映,不然过度透支的体力肯定难以支撑了。昨天翻越川藏线上的最高峰-东达山口时,自己也只是感觉呼吸困难一些,并无大碍,这也给我今后几天的行程注入了强心剂。

早晨醒来,昨天觉巴山上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眼前,回想起昨晚同修车铺的老板的一段对话,心中更是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感受。

抵达左贡后,照例找一个有地沟的修车铺,检查分动箱的油量,老板是河南人,到当地开修车铺已有几年了,50多岁的年纪,带着两个儿子一起做工。趁着他两个儿子忙着检查油量的间隙,我无意中问他:“听说在觉巴山的车祸了吗?”,回答:“当然知道喽”。回答得很随意,再问:“是不是死了很多人?”,回答:“整个一辆大巴都冲下去了,没有一个活口”。接着问:“死了多少人?”,回答:“全部12个人,就在昨天这辆大巴还在我们这里停留过,白色的”。我听后立刻无语了,看着河南老板渐渐低沉的声音,想起自己的亲眼目睹,深深地感叹着生命的脆弱。

左贡的早餐是小叮咚、快乐水瓶同兵站首长们协商的成果,清晨6点多炊事员就开饭了,望着久违的馒头、稀饭和酱菜,大家连声称道。趁着大家还在吃饭,我溜嗒到兵站的操场中央,望着营房后面的山脉,触发一丝忧虑,往后的路还很长,事事难料,安全、安全、安全……,这可是第一位的。

同热情豪爽的战士和首长们道别后,我们又回到318国道,向着下一个目标前进。

邦达一直是我向往的,这里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还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机场“邦达机场“,海拔4300多米,邦达也是川藏南北线的交汇点。邦达草原 是最接近阳光的地方,空气因而透明,是最接近神明的地方,心灵因而宁静,是最后的世外桃源,憧憬因而向往……

到达邦达前,路上无意中遇到一位嗑长头的虔诚藏民,我们离他将近200米远的地方停车,强烈的好奇心驱使大家想去了解,藏民见我们向他走来,就停止了磕头,座在桥边休息,我双手合十:扎西德勒!,算是同他打招呼,我也仅会这一句藏语的祝福话,但用处很大,他一下子打消了原先的戒备,态度变得很友善了,通过简单的交谈,得知他是塔公人,离开家乡已有半年了,打算再花一年多时间嗑到拉萨朝圣,在征得他同意的情况下,大家一起同他合影,毕竟这是我们头一次遇到的嗑长头者。

318国道邦达段,很容易走错路,直行是到昌都,八宿方向是要在县城边缘转弯,由于指路牌标注不是很明显,许多人会沿着原先的直行,那时昌都方向。我们在熊掌的提醒下,才没有犯错误。在邦达草原稍作休息停留,路边的一些孩童见我们停车,便聚拢了过来,我们给了她们一些糖果和练习本,看着孩童们心满意足第欢笑着离开,大家也感到很是欣慰。重新上路,我们又返回318国道。

业拉山口、过99道弯,前方就要跨越怒江大桥,一路异常顺利,大多是泥石路面,只要控制车速,一般的车辆都能顺利通过。

在左贡兵站,我们遇到一位西部地理测绘的工程师,常年跑川藏线,同他的一番神侃中得知,怒江大桥是部队的战略桥梁,桥梁边驻守着一个连的解放军,对来往的车辆要求非常严格,首先是不允许拍照,另外过怒江大桥车速千万不要超过5公里,不然会遭到惩罚,一是会命令车辆返回,重走一遍,另外就是命令司机站在桥头背诵过桥需知,尽管先前我们在网上对过怒江大桥的要求已有所闻,但在左贡又亲耳聆听老川藏的再三叮嘱,引起我们对过怒江大桥的极大兴趣。驶过漫长而又乏味的99道弯后,眼前豁然是一条深深的峡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得江面两侧的山体如刀削般的耸立着,混浊的江水向下奔腾着,发出隆隆的响声,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怒江大峡谷。大家重新抖擞起精神,急切地盼望着怒江大桥早点到达。我们沿着山坡渐渐地开下峡谷,距离江面是如此的近,几乎可以伸手触摸。远处的怒江大桥终于慢慢地露出了它的面目,感觉是一座很普通的铁桥,但由于战略位置的及其重要,就给它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神秘的面纱。我们在离桥面几公里外停车,等待后车到来,在车里隔着车窗,怀着不安的心情悄悄地按动着快门,可能是心虚的缘故,我们不敢在此停留太久,便缓缓地驶向桥头,果然在桥头前有一排营房,当时正值午饭时刻,很多战士都在营房边休息,准备吃饭。我们边开车边伸出手向他们致意,战士们也都很友好地向我们挥手,就要上桥了,桥边的岗亭里,站岗执勤的战士神态严肃,我们也就稍稍向他点头微笑,驶上桥面,桥面用钢板铺成,我们严格控制着车速,不敢有丝毫超速,车轮碾过钢板,发出“哐哐“的声响,大家表情异常地严肃,紧张的心态使得我们在车里不敢发出任何声音,仿佛是开进的战区,此刻的小叮咚却按奈不住寂寞,把照相机藏在衣服后面,开始拍照了,熊掌见了吃惊不小,立即制止了,我们可不想在此背诵过桥需知哦。短短的一段桥面,我们仿佛开了很久很久。

过了怒江大桥,车速就可以稍快一些,沿途尘土飞扬,扬起的黄土、溅起的沙石打在底盘上“铛铛”做响,一路上好像只有我们两部车在飞驰,经过多天的磨练,在这种路况下驾驶,似乎驾轻就熟了。

中午抵达八宿,沿着县城街道两旁的多饭店,都已川菜为主,我们也就找了一家比较宽敞的饭店就餐,这家店是成都穿山甲俱乐部在八宿定点的饭店,饭菜质量还行。饭后,我照例同快乐水瓶一同找油站加油,在油站,一位黑黑皮肤的藏族孩童在边上看着我,开始我没有在意,付油费后,把车开到一边,等着水瓶加油,这时看到那位小女孩慢慢走到我的身边,对着我叫了一声“叔叔”,当时我也感觉很奇怪,不知什么事情,她背着书包,可能是中午刚刚放学,开始觉得她有点害羞,我就问她几年级了,回答说是二年纪,看她的身高也差不多,我又问她叫我有什么事情,只听她低着头,很轻地说了一句话,开始我没有听清,但话中好像带有“本子”的字音,我连忙问,是不是想要练习本啊?她似乎听懂了我的话,连忙把她的书包打开,我看了一眼她书包内,怎么都是一张张黄黄的纸片,除了几本皱巴巴的课本外,没有一本像样的本子,我心中酸酸的,从车里拿了几本练习本就塞在她的手中,她见后立刻开心笑了,道了一声谢谢,马上跑开了。过后我也准备离开,这时只见她又返回来了,这次她胆子大了一些,跑到我面前,伸出右手2个手指,还是问我要2本本子,“不是已经给过你了吗”?我笑着回答她,她指了指路边大树下,我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原来还有一个同她差不多大的小女孩,羞嗒搭地站在那里,可能胆子更小,不好意思直接问我索要,委托我眼前的女孩来开口,见了这情景,我有意开玩笑地说道:叫她自己来拿,为什么叫你来说啊?并挥手让树下的女孩过来,没想到那个女孩见我向她挥手,一转身跑到树后面去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又拿了一摞练习本给了女孩,她双手捧着本子,这次没有开口说“谢谢“,而是向我深深地鞠了一恭,然后就飞快地跑去树下,看着两个女孩心满意足地离开,我心中更多的是一种欣慰,至少两个女孩能够用几天像样的练习本了。

出了八宿,景色愈加迷人,一路风光无限,我们的情绪也被这景色所感染,川藏线的景色以八宿、然乌、鲁朗为典型,却各具特色。

在八宿到然乌段上,宽敞平坦的路面,传来了一串“叮叮铛铛“的铃声,远远往去,前方一群牧民赶着马匹,马背上驮着大袋的物资,牧民们穿着鲜艳的服装,缓缓地前进了,“马帮”,不知是谁脱口而出,能够在川藏线上遇到马帮,确实是我们的荣幸,我们立即加快速度赶了上去,并超过大队的“马帮”停车,果然不出所料,在每匹马的马鞍上都竖着三角红旗。上面写着“云南马帮,重走茶马古道”等标语,他们是从滇藏线走来,除了牵着马的牧民外,还有几个汉人和老外一同跟随着马帮走着,领头的一位年轻的MM,身上穿着印有香港凤凰电视台标的服装,回上海后才得知,这个特别的马帮,是香港凤凰卫视为庆祝建台10周年,特意策划的一次“重走茶马古道”的旅游宣传,节目即将在凤凰卫视播出。

短暂地拍了一些马帮的照片后,我们又重新开拔了,翻过安久拉山口,前方进入了然乌区域,然乌镇属于八宿县,距离八宿约90公里左右,在八宿吃饭时,店老板就告诉我们,然乌镇是非常值得去了,至于风景,他只是说了一句话:“你们自己去看吧,不会让你们失望”。我们在准备资料的时候,也从网上看到然乌镇、然乌湖的游记和照片,那里的景色确实令人感到着迷,但这些印象都是从他人的视角上获取的,感觉还是有些杂乱和模糊。马上就要亲眼目睹然乌的真实风采,大家在车里似乎都有些按奈不住了。尽管此时沿途的景色已经令人心醉,我们却没有一点停车拍照的愿望,而是加大油门,以最快速度赶往然乌,去亲身体验心目中的然乌景色。

车辆在不算陡峭山路上飞驰、急转,在转过一个90度的弯道后,前方豁然一片开阔,不看标志牌,大家也都知道,这就是盛传的然乌镇了,两片成不规则状的蓝色湖泊静静地镶嵌在四周的雪山中,已无法用言辞来描述四周的景色了,当时,我脑子里只跳出两个字“惊艳”,美得令人惊艳、美得令人震撼!在一片喧哗后,大家一致决定沿着然乌湖的沙石滩涂,把车开到湖边,去抚摸那片蓝色的玉带。

到然乌镇前,有一个三岔口,沿着318公里直行是然乌镇,镇边也是几片湖泊,游人往往会误解这里就是然乌湖,而真正的然乌湖是在岔道的另外一条路,通往察隅盘山路边,很容易混淆,幸亏我们出发前就注意到了,从而避免了走错路(熊掌的方向感确实非常强)。两部车弯进察隅方向的山道,幸运的是发现了一条通向湖边的泥土小道,顺着小道慢慢开向湖边,望着触手可及的然乌湖,大家的激动心情似乎达到了顶点。更加令人奇特的是,整个然乌湖四周,除了我们两部车和四周的景色以外,再也没有一个其他游人,除了我们的欢笑声外,四周只有风吹过湖泊表面产生的轻轻拍打声。一切显得是那样的安宁和清闲,只有我们的热血还在翻腾着,到湖边后,纷纷下车,对着四周贪婪地按动着快门,此时此刻,任何赞美的词都显得如此的苍白,心中默默念叨着一句话:“MD,从来没有见过、从来没有见过……”。

在然乌湖边尽情发泄了各自的情感后,我们又踏上了路程,今天的计划是在来古村过夜,当时已是傍晚时分,但高原的日照却还是很强,来古村距离然乌约30公里左右,但路况确实非常艰辛,沿途除了泥石路外,还需越过涉水、爬卵石的山路、过用圆木搭成的简易桥,进来古村前,我们几天来首次遇到需检票的路卡,门票20元,出乎我们的预料,在同看门的藏民简单沟通后,得知我们今晚要住来古村,看门人就带我们进入村庄,原本以为进了收费口就抵达目的地了,谁想到还有好长的一段路,而且是更加险峻的山路,更倒霉的是又不见了带路的藏民,我们只得凭着自己的想像向里开,山路极其狭窄和陡峭,连续进入了5道山门后发现,前方的山路愈加荒凉,几乎无法行驶,这时,我们才意识到,肯定走过头的,必须马上调头,在这狭窄陡峭的山路调头可不是容易的事,折腾了一番后,终于返回到原来的地方,但心中充满了沮丧。还好手台里传来“小刀”的好消息,带路的藏民又出现了。短短的30多公里的山路,我们走了将近3个小时,由于道路的危险,随车的几位女士紧张得都落泪了。

在藏民的带路下,我们顺利地找到了今晚的落脚点,山路边的一家藏民居。藏族主人一家热情第迎接着我们。进入昏暗的颇具藏式风格的房间,我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味,是房间中间取暖和烧水火炉,火炉内燃烧着的松木散发出的味道,房间四周很简陋地放置着一些陈旧的家居,靠墙一侧一排头尾相接木床上,都铺着一层厚厚的毛毯,数了数,只有5张床,看来有人要睡地板了,门口堆在墙角的一堆皮毛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大家都在猜测是什么动物的毛皮,有说藏羚羊的、有说野牦牛的、也有猜测是狼皮,由于语言交流有障碍,到最终还没有结果。

重新走出民居后,我由于刚刚经过几个小时的开车,而且又走错了路,当时的心情很差,同太太为了一点小事发生了争执,两人不欢而散,太太沉着脸进入了民居,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心态发生了问题,坐在路边反思着,小活宝在我身旁开导着我,没想到活宝还是做思想工作的好手,就一支烟的功夫,我的心态渐渐平静了,向太太陪不是去吧……小叮咚居然在我们谈判过程中悄悄地拍照,简直是乘人之危啊!!!

热情的藏民拿出自制糌粑、酥油茶、藏酸奶招待着来自远方的客人,大家都怀着好奇的心情尝试的,大多数人都能接受藏式的主餐,特别是小活宝,居然还提出要品尝生牦牛肉,这种肉是藏民特有的,把牦牛宰杀后,割下大块的生肉,就放在户外风干,不加任何调料,等肉干燥后,就放进大缸内存放,需要吃的时候,就用随身携带的藏刀,割成片状生吃。在场的主人似乎听懂了小活宝的无理要求,马上就问我们要不要吃牦牛肉,这我们可犯难了,这种味道我们不一定习惯,万一吃不惯,岂不浪费,也是对主人的不尊重啊!在我们的一再建议下,主人就稍稍割了几片牦牛肉干,小活宝必须先品尝了,入口后开始淡而无味,渐渐地有一股血腥的味道,我是承受不了,暗地里吐了,熊掌、小活宝、快乐水瓶都感觉有鲜味,真的非常佩服他们。

来古村海拔4000多米,深夜的星星显得格外的明亮,大家铺好睡袋后,就爬到外面的山坡上,支起三角架,对着满天繁星开始夜拍,敢情还有些作品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这一天大家的情绪大起大落,神秘、好奇、震撼、欢快、沮丧一直是今天的主旋律,也是人生难得的一种经历,难以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