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
11月7日我们一行28人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去四川搞摄影创作。经过了41个小时的火车我们到达了成都,接着我们上了小巴沿着高速公路开了一个半小时(137公里)到了雅安,再沿着雷公河到青衣江一路到了邛崃村吃了午饭,再沿着喇叭河一路开盘山公路前进这就是二狼山。在过了二狼山的隧道出来,山的那边是一片晴空万里,但隧道的另一边是乌云蒙蒙,在阳光下我们的心情也奔腾起来,因为我们是搞摄影创作的所以一路有亮丽漂亮的景色我们会停车下来的,此处已经是在2044米的高处了,山脚下的大渡河就象一条皮带一样曲曲弯弯,对面的盘山公路,民宅居房小如积木细如带子,蓝天白云在山脚下排徊。过了二狼山的隧道就是四川甘孜了,是属于藏区了,路上的行人装束就都是藏民的打扮了,但也有汉族。二狼山下来,沿着大渡河一直开就到了泸定桥,一路上的各色铁索桥给了我们大开眼界。开了半天的山路,我们才尝到山的滋味,这就是山,以后的一星期我们天天要在山里转,你看那山有多大,有多深!这才叫山啊,车子一路开到晚上7点半,我们都快失望了的时候,我们怎么也想不到茫茫的深山里,柳暗花明又一村,突然出现了一个小县城,这就是深山里的丹巴县。
如果四川的山脉是仙女变的,那么当地盛产美女就不足为奇了。在小金县有一个县城被称为“美人谷”,这就是美丽宁静的丹巴。丹巴的南部与康定县连接,主要居住着藏族、汉族、回族还有极少量彝、苗、满族人 。
丹巴每年的选美节(5月21日至23日)吸引了无数游人带着长枪短炮纷至沓来。靠近雪山,丹巴女孩喝着雪山的甘露,用雪山融水沐浴,她们不怕风吹,不惧日晒,艰苦的体力劳动之后,稍加梳洗,便气韵毕现,曲线天成。配合各色民族服装的打扮,更显清纯俏丽,有着城市女子无法模仿的天然之美。
丹巴县是小金河和大金河的汇拢处,也就是大渡河的源头,大渡河是大小金河的产物,我们就住宿在嘉绒古碉王宫里,站在王宫的顶楼看,脚底下就是三河交汇处,左边是小金河,右边是大金河,眼正前方就是大渡河(可以像册里看)。
到了王宫我们进行了藏族风俗的进门礼仪,身穿藏族服装的姑娘给我们喝了青稞酒,给我们献了哈达,这才能进门,在藏族风气十分浓厚的大厅里坐的是藏式样的沙发,墙的四周都是画的藏文化,真的是大开了眼界。晚饭我们都是坐在藏桌前吃的饭,给我们初尝到了藏文化的深奥和民族风味,挑起了我们对藏民族的好奇。
11月10日
墨尔多神山四姑娘山的卫士,墨尔多神山位于丹巴县境内,大小金川之间,南北走向,山势余脉伸至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大金、小金等县,周围数百公里,被藏区人民称作东方大神山,乾隆年间被清王朝列为祭祀神山。是闻名藏区的四大神山之一。
墨尔多山,原名格日隆山,传说墨尔多山是一位勇士,古时南亚有一个叫巴尔布的部落入侵西藏藏王向嘉绒地区求援,墨尔多便率领嘉绒地区的青壮年去援助西藏。他们历尽艰辛,终于凭着墨尔多的聪明智慧和勇敢战胜了侵略者,与西藏同胞一道把侵略者赶-出了西藏。墨尔多凯旋归来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大英雄,尊称格日隆为墨尔多。
墨尔多山在藏族人民的心目中,是一座具有法力和灵气的大神山.是嘉绒藏区众多神山的集粹和象征。所以,来自四川、青海甘肃、西藏等地的佛教信仰者前来朝拜,终年不断,香火不绝。
对于墨尔多山的绮丽风光,藏传佛教的经书里早已对它称颂备至。山上有大小景点108处之多。其中尤以墨尔多庙、墨尔多石笋、自生塔、神仙洞、箭穿岩、山顶云海、罗布铺等风光称著。山上还有苯教和藏传佛教早期著名高僧大德的遗踪,如传说毗卢遮那留在嘎空铺石头上的脚印等。
墨尔多主峰高耸入云,南观犹如蓝色的宝瓶置于地毯上,西看好似一尊骑着雄狮的巨佛,周围奔流着八条银白色的河流,如同支撑伞盖的骨架,托着五十六座俊美的山景。值得一提的是,古代成书的《墨尔多神山志》中所记录的墨尔多神山东西南北中的基本概况,同现代遥感卫星拍摄的卫星图相对照,竟有惊人相似之处。这种偶合,蕴含着一种奥妙,包藏着一种玄机。
(“墨尔多”既被称为“地田土地神”,又在藏梵文中译成“秃顶闪光”之含义。)
早上我们沿着小金河出发,没多久我们到了墨尔多神庙,它是墨尔多神山的一个景点,里面有一座白塔,还有好多五彩的经幡,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从神庙出来我们反方向去了聂甲藏寨。它在盘山路的最高点,感觉就如坐在飞机上往山下看,山脚下的大金河变成了皮带宽度了,只见山脚下的一群群村落犹如星星散落在山间,金河犹如银河围绕在山脚下。一副美丽的自然画。
  甲居藏寨面积约5平方公里,居住嘉绒藏族140余户,藏寨从大金河谷层层叠叠向上攀援,一直伸延到卡帕玛群峰脚下。放眼望去,卡帕玛群峰,像一位慈母敞开宽大温柔胸襟,凭任山寨安然躺在怀中。甲居藏寨四季景色各放异彩。春天,簇拥在寨房四周的桃树、梨树、石榴树吐绿滴翠,红白相映,争奇斗妍,山寨融进了花的海洋;盛夏,幢幢寨楼又如含羞的少女深藏在万绿丛中,只有在微风中,林海碧涛轻轻翻滚时才若隐若现;金秋,山寨呈现出一派多彩的画面,树叶渐次褪绿,渐染红色、金黄色,楼房上堆积金灿灿的玉米、房檐上挂满串串红辣椒,寨前房后的果树枝头挂满香气四溢的雪梨、苹果和笑咧了嘴的石榴;只有冬季,寨楼才露出迷人的脸庞,可以尽情欣赏它那小巧玲珑的娇姿。 远看藏寨是如此美丽,那我们走进藏寨看看又怎样﹖甲居藏寨是独特的藏式楼房建筑,一户人家住一幢寨楼。一般寨楼坐北朝南,有的三、五成群相依相偎,有的远离群楼,孑然独立。寨楼占地约200平方米,高15余米,石木结构。甲居藏房的现存形式,完整地保存了嘉绒民居的基本特征,如使用原始的材料,采用原始的技术,保持传统而古朴的风貌。虽然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在局部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这些变化,一点也没有影响其传统风格和后代藏族风韵。
他们的每一栋房子都是一样的分不出贫富,高贵低贱 ,格式大小也是一样的,家里要是没人也不锁门,就在门前横一根树枝以告家里没人,没有小偷。他们的房子全是山石头垒建的,五彩,在阳光下格外耀眼,再配上四周红,黄,绿的树,真可算是美不可收啊,累累果实高高挂树头,你要逢上农夫摘果实,他会客气的送你几个品尝,你会感觉到这里充满着无限的淳朴和厚爱,在现在的大城市里是见不到的,他们迎面走过,看见你是远道而来的汉族同胞会给你一个充满友好的问候:扎西德勒!他们的苹果,梨非常甘甜,我们也回到了原始,拿手一擦就吃起来,又凉又甜又鲜美,美味极了。
我问他们盖这石头房子要多长时间,他们说有人家盖房子,全村人会来帮忙,连采石头到盖起来只要几个月就可以了,这可真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啊。
甲居现在要门票了30元一人,给他们讲讲还可以少买几张,我们有当地的向导,知道哪儿能照到美丽村落的全景,不过你还需要买二元钱的门票,就能登高看到全貌了,这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五彩景色村落了。
他们沿路的土地岩石都会闪闪发亮,开始我们当是早上的露水,后来看看不是,问了当地人才知道这儿全是云母石的土地。他们那里早上有些凉中午就热了,怪不得西藏人是穿半个袖子的衣服。
下午吃完饭我们又去了布科藏寨和巴郎藏寨,那都是一个个完美漂亮的民族村寨。
我们住的嘉绒古碉王宫宾馆的老板是两位退休教师,晚饭后她给我们讲了一堂的藏文化的知识,谈到了朴实的民族,神秘的墨尔多山,给我们长了不少知识。我们的驻地海拔要1800米,地球之花墨尔多山脉方圆要16万平方米,它有一个神秘的传说,是天下神山之王,墨尔多神山的最高峰处象根柱子,周围雾茫茫,在山顶可以看到脚下云雾绕绕,山顶一片海阔天空。。。
11月11日
经过了一天短途的旅游,我们也就休整好了,今天我们决定到青初的家里去,(王宫的藏族小姑娘,是老师上次来时认识的,她妈妈期盼着我们汉族的客人)。她的家在山的那一边,照他们的说法要走2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我们就分成两路,不愿意爬山的就在山脚下照片,下午在山的那一头碰头,愿意爬山的就直接上山,下午翻过这座近3000米的高山与他们不爬山的在梭坡碰头,结果有20人响应,心理准备3小时到4小时,爬爬拍拍。
刚开始大家还是心志勃勃,一路好景色全收至于照相机里,一路谈笑风声,拍拍照,嘴干了就找老乡买苹果,梨,老乡摘了一桶送给你还不要钱,我们好象是八路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越是这样我们越是过意不去,硬塞给老乡10元钱,真的这种新鲜事早就见不到了。渐渐的山高了,坡陡了,没路了,问问迎面来的老乡,还有多少路:一小时!啊!快了!!再走走还没到山顶,队伍开始拉长了,有人掉队了,话少了只有喘气的声音了,大家开始有些后悔了庆幸那些没爬山的家伙了,但是我们走出了这一步,就要走过去,前面是山路陡坡,后面没汽车,回不了家,只有前进,大家互相帮助,前面的等后面的,体力好的帮体力差的背包,我们平均都要在60岁左右,年长的要70多最小的也要50出头,真的不简单,藏民真初姑娘也只有22岁,一个人帮助我们背了5,6个包,要不是我们她回家早就几个来回了,到了下午2点我们就在半山腰啃着干粮,吃着苹果,一个藏族老乡看我们爬山,专程摘了一背篓苹果给我们送来,还不肯收钱,我们花了好多口舌她才收了我们10元钱,这是多么真诚淳朴的民族啊,我们很受感动,吃着活的甘甜冰凉的苹果,暖在我们的心坎里,这不是一只只苹果,这是一份心啊!我们真的感动的要掉泪,也体验到红军,八路的待遇了,为什么他们会打胜战,肯为人民去牺牲。
我看来是最差的一个了,人胖,爬山路是我的最大的害怕,还有着高山反应,快到山顶还有一段路,这时我已经是最后一个了,两位男同胞跟随着我压阵,吃干粮时我已经不想吃了,为了有体力我硬吃下几口,结果在快到山顶时,象开了水龙头一样,喷吐开了,把跟随我们的王宫老板吓坏了,因为他是体育老师,知道在高山上运动中喷吐的情况,他马上奔到前面去,(已离开大部队好一段路)找医生,但此时身为大夫(以前是医生)的朋友也已经没有下山的力气了,他找到我的书包(此时我已经全部交枪,身上的相机,背包早已经全在别人的身上了)马上又奔下来,我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自己又是高血压,心脏隧道阻止,怕有个闪失回不了(哈哈哈。。。人到了这时候也是害怕的呀),给大家找麻烦,我马上口含4颗保心丸,这时候吐掉了人也感觉轻松了许多,但还的走,没退路啊!他们给我找了一根树棍,此时真的脚走不动了我只能坚持,就象红军过草地雪山一样,咬着牙走两步停一下,走三步坐一坐,心里后悔蛮好不要来翻山,最后总算赶上了大部队,他们都在等我,等我出现时,大家一片欢呼声,没有埋冤,没有数落。 总算到了山顶我们大家合了张影,20位勇士爬上来了!下山的路也不好走,此时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青初姑娘的家里的哥哥,妹妹都来迎接我们,给我们送来了解渴的苹果,我们心里甜滋滋的,我们想着不远了马上就可以到了,前面看见村庄了曙光就在前面了,结果我们又走了2个多小时,到天黑了6点半才真的到了真初的家!我的妈呀!他们的2小时山路,我们足足走了有9个小时,人都走的超过了极限,这是我们全部人员一身中走过的最远的路,爬过的最高的山,3000米!!
真初的全家,村里的村民们都来了,因为从来没有这么多的汉人来到过这里,而且全是些老头老太们,他们高兴,象过节一样,他们以藏族的最高礼节的接待方式迎接我们这群来自远方的客人进了门,这时候的我已经没有力气说话了,但是看见了酥油茶嘴发现干了,一天没喝水,我一气干了一杯,他们好客,你干了他们就倒,倒了我就喝,饭不想吃,这样足足喝了有十大碗不下,这时人好象才有些缓过气来。他们拿苹果,核桃,糖,奶茶象贵宾一样招待我们,接着就吃饭,说实在的有的我们还吃不惯,但他们的热情胜过不习惯的饭菜。
晚饭后真真的高潮到来了!由真初带头唱起了拿手的藏族民歌,接着她的妈妈也放开歌喉唱起来了,她的哥哥,表妹,邻居,都来唱了,藏族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这时我们全忘了爬山的劳累和后悔,9个小时的山路换来了一场原汁原味的民族演唱会,那可全是原生态,没有加工过的,是完全传统的,古老的,原生态的民歌,比买票的音乐会不知道要好多少倍,我们听的都鸦雀无声,接着就是雷电般的掌声,“再来一个”接浪不断。真的是美极了动听极了,不过我们在爬山路时也听到一二,藏民他们边爬山走路也边唱歌,我们叫他们再唱一个,他们会给你满足,这就是我们能歌善舞的民族。原生态棒极了。唱到11点他们又跳起了锅庄舞,这也是有喜庆的日子才跳的,对于我们的到来,他们也是非常认真,隆重的,围着锅火,男的女的围成了一圈,跳到高潮时我们也夹在里面一起蹦达起来,这时候的我也消失了白天的狼狈,参加到锅庄舞的行列里去了,一直跳到12点半多,歌声的原生态,朴实简单的民族锅庄舞,我真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们为了第二天还要赶路想睡了,但他们还在兴头上,还跳,跳完了还唱,精神好的与他们再一起玩,一直开心到后半夜。
本来是不过夜的,现在爬了9小时,全部打乱了计划,只能住下了,我们8个女的住到她舅舅家,男的全住在真初家,他们连给姑娘结婚用的被子都拿出来给我们睡了,全是新的一人两条,晚上睡的我们真舒服,全睡在藏族风味的床上。
有一点不习惯,他们的厕所都是在三楼的一个角落里,在地上有个洞,就拉在那里,三产的物体就随风速自由落体,但是底下是哪儿,会不会有行人走过,我还没研究清楚,天冷半夜有问题者就麻烦了,的全副武装起来,因为在外面很冷的。
11月12日
我们爬过了中路山,藏名叫“嘉姆日达山”,到梭坡乡来到来依村,从天亮爬山到天黑,住了一晚上体力要好多了。早上9点30分,我们告别了老乡,他们热情的欢送我们,还给我们苹果,核桃,花椒,我们实在拿不动,婉言谢绝了。下山听说他们走一个多小时,结果我们快的人走了6小时,慢的人走了7小时。下山的路也不好走,全是没路的路,有的地方是一根树干砍成的级,有的地方要吸着砖石攀爬下来,对于我们这些60岁左右的老人来说是不容易啊,但是我们还是边走边开玩笑,边照相下来了。
梭坡的目的我们是去拍古碉,  丹巴县称为“千碉之国”。那些古碉,座座拔地擎天,高的有10余层楼房,矮的也有10多米高。丹巴古碉形式多样,有四角碉、五角碉、六角碉、八角碉、十二角碉、十三角碉,尤以四角碉为最。从功能分类看,大致可分为家碉和寨碉梭坡古碉 。
20世纪初的一个秋天,法国人斯廉艾先生,沿大渡河溯源而上,突然,大渡河对岸梭坡藏寨一座座林立的古碉映入眼帘时,就像当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一样,俯视日夜奔流的大渡河高呼:“奇迹!这是东方新大陆!”随后他不停地按照相机快门,拍摄了一幅幅古碉照片,他的古碉摄影作品在法国里昂参展,一时在法兰西引起轰动。
20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藏学家任乃强先生前来丹巴考察古碉后,在他的史学名著《四川上古史新探》中这样描述梭坡古碉:“在一山弯的斜坡上,依山临江,外人不易至。隔江望去,有数十高碉参天,恰似上海浦东工厂烟囱林,为一大奇观。”走进古碉,抬头望去,在蓝天白云下,高耸的古碉凌空挺拔,低头环顾,绿茵田野间的藏房与巍峨的古碉相映成趣。可能大家会问,梭坡究竟有多少高碉?据最新统计,梭坡全乡有高碉116座,其中在不到1平方公里的核心区有82座。 两类。家碉以户为单位,依房而建;寨碉以村或部落为单位,一般建于道路要塞、山梁高处。寨碉又根据其作用可分为烽火碉、要隘碉、界碉、风水碉和战碉等。
丹巴古碉端正笔直,棱角如刀峰,墙面十分平整,墙体用石块砌成,厚实而坚固。这些古碉,虽然历尽数百年的沧桑岁月,有的已经开始倾斜,有的已经成了飞鸟的栖息之处,但无论发生残酷的战争,还是长年累月风雨浸蚀,座座高碉依然凌空屹立,丝毫磨灭不了它那顶天立地的雄浑大气。
藏民的热情是真心的,当我们下午4点赶到山脚下的渡口时,真初的父亲,哥哥已经背着4箱苹果,一麻袋核桃等在车子边了,我们真的感动啊,我们每人就背了相机书包都走的这么累,这么长时间,他们要背这么重的实在家伙怎么会不叫人感动! 5点我们全部安全到达了王宫住处,我们就象凯旋归来的英雄一样,让人兴奋。
11月13日
经过两天的爬山有好多人打退堂鼓了,高原3200米的党岭没几个人去了,是爬山的零头部分9个人去了,我也是其中之一,我想去尝尝高原的滋味 。早上8点30分出发沿着革扎什河前进,革扎什河是党岭河和丹东河的汇拢河。
仙境党岭 ,党岭风光集雪山、草甸、群海、丛林、温泉为一体,使游人感到身临“人间仙境”。党岭景区有十多处高山海子(湖泊),站在群海对岸的山梁上,即可一眼观四海,四个海子像晶莹剔透的珍珠镶嵌在连绵起伏的雪峰下,其中两个最大的海子为“葫芦海”和“卓雍措”。
葫芦海在森林线以下,四周被冷杉、高山柏、杜鹃等树林环绕,葫芦海面时而静得似一坛美酒,时而微风拂面,扬起层层漪涟,远观外形,酷似天崖芳草间静置的酒葫芦。葫芦颈处有一对奇石,形似海龟昂头对饮湖水。卓雍措形同弯月,以纯净的翠绿色为基调,俯视卓雍措,波光鳞鳞,与蓝天雪山交相辉映。遥望美丽的党岭雪山,淡淡的云雾罩在皑皑雪峰上缥缥渺渺,亦真亦幻,这情景就像头蒙轻纱,含羞似露的仙女飘然而至,令人神往而不忍归去。
一路我们路过了天堂谷等风景秀丽的地方。党岭景区内的天堂谷位于边耳乡党岭村至两河口丹东乡一道桥之间,每年10月,初霜便降临于天堂谷的山岭峰谷,雪线以下的林涛树海换上了秋的盛装。火红的枫叶,翠绿的松柏,金黄的桦树林与蓝天白云、皑皑雪峰交相辉映。天堂谷的秋天,像艺术大师精心绘出的一幅幅绝伦无比的经典画作,让你不敢相信自己眼里看到的美景,居然真实的存在。河里大小不一的石头激起一朵朵白色浪花,蓝蓝的河水急流勇进,两岸边由于季节的变化,五彩的树叶在阳光下闪耀着自己的光辉,就是光枝也有着它独特的魅力,有一种白桦树翘起的树皮在阳光下发出它金色的光芒,引起了我们眼球的执意。。。但是路是一直不好走,颠簸的厉害。
到下午4点半我们到了党岭村,她宁静,秀丽,金山银山象两武士,党岭村就坐落在她的怀抱里,象一个正在酣睡的娃娃。
由于高山有些反应,我们还是小心依依,行动缓慢,体质好的同志们就往高坡上走走,我由于有了前天的呕吐不敢多走动,虽然是坐车过去的,但脚底还是感到发飘,加上有只乌鸦围着我叫,我更心里寒,坐了会儿,照了些照片就回屋里去休息了,自己感到走3,5格楼梯就眼发晃,气就喘,我们拿出来的真空面包会自动爆裂更给心里增添了一份恐惧。他们那里比较原始,手机也没信号,我们是住在藏民家里的,晚饭为了能和自己口味,体质好没反应的家伙就操起了菜勺,生起了火自己干上了,这样也给我们增添了一份乐趣。
由于是偏僻的小山村,只有零星的几座屋,没有路灯,没有人员,只有几匹马在草地上溜达,天上的星星在眨着眼睛,天气的气温急剧下降,风呼呼的吹着,空旷的草地上就只有停了我们两辆越野车,四周静的可怕。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多了我们9个人也热闹不起来。我们吃过了晚饭,加上高原的不适,6点我们都躺到被窝里去了,由于怕有意外,我们都和衣睡在一个屋里,这也是我们最早睡觉的一天了。半夜里醒来看看表才10点半,再看看12点,再看看2点,。。。有的人头痛,睡不着,我心一晚上每分钟120跳,这时候的感觉就好象在鬼门关,就盼着天快亮,亮了就可以逃走了,人躺着就想别到了早上起不来就完了,越想时间过的更慢,好不容易熬到了天亮,我们吃了早饭就走。哈哈哈。。。就象夹着尾巴的兔子,汽车一冒烟就开走了。说来也怪,往山下开了500米左右人就精神了,苏醒活过来了,就没有事情了,谈笑着高原的感受,笑话着自己的狼狈。
由于时间原因和高山反应我们就再没有往深处走,往高处走,这也是我们去党岭的一大遗憾。
下午4点多我们回到了住的嘉绒古碉王宫。
晚餐王宫大摆了藏席招待我们28人,虽然有些吃不惯,但王宫的盛情是我们值得留恋的。
11月15日
早上我们民族摄影协会搞了个隆重的挂牌仪式。丹巴县的旅游局长也来了。姑娘们穿着她们节日的盛装,唱起了欢送的歌,几天的交流,几天的同甘苦,大家依依不舍,直的感动的是真初姑娘的妹妹,哥哥,父亲们又都从山里赶来了,还拿来了苹果送我们,帮我们行李装车。说不完的告别话,唱不完的祝福歌,大家拥抱祝福,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真初姑娘哭的象泪人一样,再上车给我们唱了一首祝福的歌,车子这才缓缓启动驶出王宫。
在丹巴我们住了5天,丹巴在山里,她不大,只有5万人口,5万土地,但她有5种方言,5个山谷,5条河(大金河,小金河,牦牛河,革什扎河和大渡河),但是山大,水多,我们天天围着山转。
11月16日
由于高山反应,怕有意外,为了安全我们对3300米高度的新都桥不去了。又开了一天的山路,下午我们到了海螺沟贡嘎山就在景区内。
贡嘎山风景区-田湾河位于石棉县境内。距县城46公里,景区面积380平方公里。田湾河发源于贡嘎山南坡,景区沿河延伸,10多余座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山势逶迤,重峦叠嶂,山峰尖峭,白雪皑皑,“日照金山”分外壮观,是贡嘎山著名的一大奇观。莲花山宛如七瓣莲花,可观日出、云海,5条巨大冰川可开发。冰川脚下的人中海尾和巴王海犹如镶嵌在山谷中的蓝宝石,湖光山色,蓝天白云倒映其中更加妩媚动人。
田湾河是贡嘎山最大的河流,山水湍流,气势宏大,几十处瀑布飞流直下,蔚为壮观。这里地热资源十分丰富,多处温泉如大热水、小热水、神药水等温泉水温在30-70℃含有丰富的保健微量元素。
景区海拔在800米-5000米之间,几十公里内植物按高差、气候形成垂直分布,景观从阔叶林带到永久积雪带,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有维管束植物和种子植物2500余种,其中珍稀植物34种。野生动物400余种,其中珍稀动物有白唇鹿、金丝猴、小熊猫等20多种,有较高的科考、科普和观价值。这里山高水急,雪峰晶莹,湖水清澈明镜,悬崖峭壁高耸入云,奇树凌空,怪石林立,巨石崖壁酷似雕刻,虎居龙蟠、飞禽走兽,人称一大奇观的万龙壁、蛇蟠石比比皆是。春来鸟语花香、秋来满山红叶,冰川登山可探险,湖边温泉好休闲。
贡嘎山被誉为“蜀山之王”,藏语“贡”为雪,“嘎”为白,意为洁白无瑕的雪峰。贡嘎山是横断山系的第一高峰,也是世界著名高峰之一。主峰海拔7556米,主峰及其周围姊妹峰终年白雪皑皑,晴天金光闪闪,阴天云海茫茫,姿态神奇莫测,可谓自然界一大奇观。 

贡嘎山地区是现代冰川较完整的地区,由于冰川运动,造就了举世罕见的冰川奇观。区内有大型的冰川五条(海螺沟冰川燕子沟冰川、磨子沟冰川、贡巴冰川、巴旺冰川),其中的海螺沟冰川海拔仅2850米,其冰瀑布高1080米,宽1100米,堪称我国最大的冰瀑布。
从南坡大渡河河谷至主峰顶水平距离29公里,而相对高差6556米,因而造就了生物、气候分布的多样性和垂直变化,形成了带谱完整,层次鲜明,成为世界罕有的生态景观。
我们坐了景区的大巴盘山而上,开了有1个半小时的路程,接着坐缆车再上山顶,在3500米的顶上,好象不感觉到什么,反应没有,后来打听原来它有经,纬之分,反应也就不同了。在山上很冷,我们都穿着羽绒服,一会儿云层很厚,白茫茫一片什么也没有,一会儿太阳出来了云霄开了,贡嘎山出来了,满山的雪松漂亮极了,给人一种愉快的享受。我由于前两次的高山反应,我就老老实实转一圈就下去了,在山下我感觉不错,又溜达着从后山的原始森林走去,在路边有一排抬轿子的农民兄弟想做我生意,但我婉言谢绝了,有一位小兄弟一直跟着我,开始我有些害怕,但是在言谈中我看到了他的淳朴,厚道。山里长有好多百年以上的挂面树,一般都没看见过,要真正的没破坏的原始森林里才有,树上的挂面是种药材,能采来卖钱,他就是由于没钱读书才出来卖体力的,我们游客就对他说,那你们不是可以采挂面去卖钱啊?他回答我们说:这样就会破坏原生态,不能为挣钱而去干那事!多淳朴啊!我们感到羞愧!
11月17日
早上我们出发了,途中我们去了碧峰峡然后有去了上里古镇。被列为四川省十大古镇之一的上里镇位于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距市区27公里。上里镇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具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6处。1982年被四川省命名为“历史文化名镇”。这里是红军长征北上的过境地。也是昔日南方丝绸之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小镇依山傍水,田园小丘,木屋为舍,现仍保留着许多明清风貌的吊脚楼式建筑。
上里四周有10余座古代和近代古桥。这些桥梁不仅是南来北往的通道,而且再现了古镇历史和匠师的技艺,其代表有:明清乾隆41年的“二仙桥”与清乾隆14年的“立交桥”。且风格各异。其中造型最美的是明清乾隆41年所建的"二仙桥",这是一座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石拱桥。清清的小河影作高高的圆行的桥洞,别有一翻情致。在镇口还有两座一高一底的石桥横跨拢西河,成了进出镇里的交通要道,高桥主要通过进出镇里的车辆行人,从低桥可以转而穿过高桥下面的倒沿河边前行,高低两桥巧妙地够成了“立交”系统。
古镇内尚存有3座石牌坊,即省级保护单位“双节孝”石牌坊;市级文化保护单位陈氏“九世同居”和陈氏“贞节”牌坊。
“双节孝”石牌坊:建于清代道光十九年,系杨韩氏婆媳两代守节 ,遵诏而建的石牌坊。属石质门楼式建筑,四柱三间,重檐五脊,坊高11.2 5米,基宽7.8米,出檐1.1米。牌坊上刻有戏曲故事20余组,人物10 0多个,雕工精细,人物形象生动,眉目传神。牌坊前树有全石双斗桅杆一对, 分别高11米,气势恢宏,是我国封建制度制度束缚妇女的见证,也是我国石雕艺术的精品。
上里古镇旅游,不可不去镇子以北8公里处的白马泉。白马泉是一处间隙泉,水温在15度左右。泉水从一条石龙的口中喷出,日潮数次,在泉涌出的时候走廊片地多是泉水。 白马泉、喷珠泉是古镇域内独特的风景区,也是迄今为止四川省境内最为奇特的风景区之一。并与济南市的“钓突泉”齐名。
上里的古塔分为文峰塔(又称字库)、建桥塔、药王塔和舍利塔
上里有作工艺精湛的建筑群,最有名气的是韩家大院。整个建筑物的门、窗、枋、檐皆以浮雕、镂空雕和镶嵌雕刻作装饰,具有极高的价值和精湛的工艺。韩家大院是道光年间在外做官的韩廷藩在家乡建的,根据当时京城的官邸而建。整个建筑由七个四合天井组成,又称为"七星抱月"。院里的布局分明,处处可见精美的木雕。值得一说的是大院的木窗,雕刻精细,内容丰富,造型多样,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
从上里古镇出来我们就直接去了成都,这时候的我们才告别了大山 ,总算走出了大山,来到了平地,这时候我们感觉到好象周围少了什么东西一样,原来没了大山,没了河流,没有了清爽的空气,多了汽车,多了灰尘,多了**。
11月18日
今天早上我们去了地震后的都江堰,门票90元,太贵了!我们一路看到了地震后的痕迹:房子开裂了,门窗没有了,还有遗留的帐篷,简易的医院。。。还有一块好大好大好大的石头,也是从山上滚下来的。。。
下午我们回到成都,直接去了车站,晚上7点45分火车载着我们离开了游玩了10天的土地。。。
最后我要用真初和她哥哥的祝福语来结束我的游记:
把吉祥的雪花变成酥油,真诚的祝福揉成糌粑,永远的快乐做成且玛,幸福美满酿成青稞酒,用这信息代替洁白的哈达献给你,扎西德勒!
布达拉宫的神灵祝你心想事成,珠穆朗玛的灵气祝你扎西德勒,青藏高原的圣水祝你万事如意,雪域仙境的灵光祝你吉祥如意!
扎西德勒!

感受:我战胜了高山!我战胜了自己!我勇敢地向极限挑战!
真初:你的热情,你的真诚,你的笑容,。。。使我时刻都在想念你!扎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