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州宝卷大致可分为-科仪类、说唱故事类、仪式类三种类型。据近年来的持续挖掘、发现和整理表明,常州现存各类宝卷达190多种。常州宝卷从总体而言,数量多,手抄、刊印时间早,大多为清咸丰年间至民国初期的产物,而且独具常州特色和风情的宝卷留存多。常州宝卷已引起京、沪、扬等地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兴趣。日前,经过精选,常州知名收藏家包立本的一批原生态保护较好的宝卷被编入《常州宝卷》出版发行。 Copyright BNBVISTA.COM
常州宣卷活动主要有二种形式。一种系纯娱乐型的,一种为佛事的组成部分。清末民初时期,常州地区以“佛头”为轴心组成的班社多达六七十家之多。常州宣卷是用常州方言说唱、吟诵的。说唱时,一般由一人宣唱,数十人应和。宣卷过程为一个半小时左右。宣卷曲调主要有《南方调》、《挂金锁》等。
BNBVISTA.COM
常州府治建制在历史上曾存在1000多年时间,常州及辖下的武进、无锡、江阴、靖江等数县,形成了中吴大文化圈。事实上,靖江方言、礼俗均受常州府地的影响。已是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靖江做会讲经”,就明显带有常州宣卷的烙印和文化特征。常州宝卷众多的卷本,完好地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真实记录了古代、近代江南地区的民俗风情和社会变迁,是我们研究古代、近代江南社会民俗史颇为珍贵的“信息库”。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现代娱乐形式趋于多样化,导致了民众娱乐兴趣的多样化。常州宝卷的宣演活动和其他传统艺术形式一样,发展空间日益狭窄。培养年轻传人已成为这项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