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
檀溪是浦江西北部山区的一个小镇,虽然她没有非常有名的景点胜迹,但是大梓漂流、潘周家古村落、平湖戏水、魅力罗家、水竹湾、森森果园等旅游景点,像散落在大山深处的颗颗珍珠,散发出迷人的光彩,构筑出醉美檀溪的精彩画卷。在浦江人游浦江——醉美檀溪旅游活动中,笔者有幸领略到檀溪的美,美在山水,美在自然。
有人说,水是世界的精灵。檀溪的水,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亲近感。来到罗家源头的水竹湾,一泓清水如同天上飘来,在岩石之间奔流撞击,溅起雪白的水花。偶尔间,看到流水在光洁的石板上流淌,阳光下如绸缎般飘逸,美得让人心醉。坐在光洁的岩石上,聆听潺潺的流水声,仿佛能把心中的尘埃荡涤一空。在平湖村大洑堰,清澈的壶源江水激起了多少人孩提时的回忆,捉螃蟹,抓河虾,热了在河里翻几个筋斗,累了仰躺在河面上享受暖暖的阳光,那份惬意的神情是多么的美好。醉美檀溪旅游节开幕这天,大洑潭的游人像下饺子似的,跳进河里,感受童年的快乐,享受亲水的乐趣。大梓漂流则让我们感受到另外一种惊喜,坐在仅可乘坐两人的皮划艇上,轻摇木桨,艇随水转。两岸青山如画,处处是绝美的景致,忙坏了前来体验的摄影师。一位摄影师说:原来以为浦江山区没什么好景色,今天一见,真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檀溪的水质真好,今年的清凉度夏就选檀溪了。
檀溪地处山区,许多山村依然留存着许多古厅堂,而最典型的莫过于潘周家了。潘周家其实是两个村子,一个叫周家村,一个叫潘家村。据家谱资料记载,周家是宋朝时从杭州迁来,距今已有770多年;潘家是明朝时从徽州迁来,已有400多年历史。由于两个村紧密相连,就有了潘周家村的叫法。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穿街走巷,参观了麟振堂、光裕堂、顺备堂、培德堂等厅堂,这些建于明清的古建筑,连片成栋,古色古香,镂空雕花,美轮美奂,保存基本完好,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都曾前来拍摄过专题片。饱经沧桑的古建筑不仅有着神秘美丽的传说,也见证着数百年来潘周家的人间传奇。
说起醉美,我印象最深的是罗家村了。参加浙江最美古森林评选的古树群就在罗家村来垅山上。穿过一片灿烂的向日葵,沿着弯弯山道拾级而上,攀登数百米就到了古树群,这里绿荫环绕,古色天香,生长着古松树、甜槠、木荷等各种各样的古树,最古老的松树已经有500多年树龄,需要两人才能合抱。古树群四周山色常绿,翠竹、棕榈、青松、常绿灌木和高耸乔木环绕着这些参天古树,山色青翠。走进古树群,给我一种发自心底的心灵震撼。古老的岁月痕迹,让我无处安放的宁静尽情地释放出来。还有罗家金竹坪的天池,当我们跋涉近一个小时到达目的地时,我被眼前的景色深深地陶醉了:只见远山青翠,连绵不绝。而山顶的这一池清水却是清波荡漾,仿佛是仙境瑶池。多变的天气突然下起了一阵透雨,雨后初晴,山顶漂浮着阵阵雾霭,若有若无,让人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流连忘返。
山村人朴实无华,原生态的美食也让我们体验师好好享受了一番。在平湖森森果园,地道的农家菜让我们馋诞欲滴。特色蔬菜有山里笋干、黄花菜、家常豆腐、芝麻香芋等七八个,荤菜有农家猪肉、清水小鱼、爆炒螺蛳、清水虾等等。点心有发糕、灰汤粽、粉条面等。同行中有位记者说起这碗粉条面,繁杂的工序简直让人无法想象。他听说这里做粉条面的米要选最好的,需用好水浸上三四天,然后用石磨磨成米粉,这样做出来的粉条面柔软清香,非常爽口。因此,每次到这里吃饭,他都要点上一碗粉条面。说起面条的话题,大家七嘴八舌地回味起潘周家的一根面,满满一大锅的面条是整根的,据说最长有数百米,这面的柔软劲道早已是声名在外,美味的潘周家一根面可称是“檀溪一绝”。
醉美檀溪,山水诗意,短短的两天体验,我看不够檀溪的美丽景致。回来的路上,那些如诗如画的檀溪山水,依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我会经常去檀溪走走,再去看看那里越来越美的山水景色。
特色
仙华毛尖
此品产于蟒潭顶、天姆山一带,山中悬瀑飞流,云雾缭绕。清代戴殿泗入值御书房,带此特产入宫,嘉庆皇帝大加赞赏。“仙华毛尖”以幼嫩茶芽为原料,色泽嫩绿,汤清明澈,翠芳玉立,鲜爽甘醇。于1997年评为浙江省名茶。
寺前龙灯
始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规模宏大,有22队,连同仪仗、执事不下千人,且着装统一,分黄、红、绿、黑、兰、紫、白等队。龙身画有五彩斑纹,龙头嵌有电光明珠,每节配装灯火。献舞时,在锣鼓音乐声中,群龙起舞。尤其是夜晚献舞“双龙抢珠”,两龙对峙,中间一人耍珠,做出千姿百态,更令观者叫绝不止。曾先后参加金华市首届火腿博览会和浙江省第十届体育运动会开幕式表演。并摄拍电视,在沪、港、澳等地放映。
潘周家手工面
潘周家手工面又名“长寿面”。纯手工制作而成,具有煮时不糊、柔软滑润、嚼不粘齿的特点,长期食用有和中养胃之功效。每到半夜都要起床拉扯一遍,可见制作之辛苦。另外,煮面时万万不可加盐哦。因为每次揉面时都有撒入,这样做出的面口感才更佳!